-
境內債券發行中,依靠第三方提供擔保提高債券信用等級,從而降低發行成本的做法較為常見。境外債券案例中,信用較弱的發行人經常使用的增信模式是由銀行向境外債券的信託人開具備用信用證(Standby Letter of Credit,簡稱“SBLC”或“備證”),對該債券的本息支付承擔連帶責任。
-
備證增信案例中,銀行的信用取代企業的信用成為投資人的首要考量,發行成功率大幅提高。企業可以避免國際評級以及債券銷售中的各種後置的不確定性。發行利率降低的幅度通常會超過銀行收取的開證費,從而壓低債券發行的綜合成本。
-
2024年有126筆、總金額約合89億美元的債券由29家中資銀行備證支持發行。其中最為活躍的是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和南京銀行。由於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政策收緊,境外債備證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由城商行佔據。
-
備證增信債券的發行利率主要取決於開證銀行的信用和發行時該債券幣種的無風險基準利率。此外,發行人所在的地區、自身信用、債券披露檔的完備程度、發行規模和發行時機也有一定影響。
2024年SBLC增信境外美元債券市場份額